日期:2025-09-06 02:04:19
历史上的神童屡见不鲜,方仲永五岁能赋诗,曹冲六岁能称象火星策略,司马光则是七岁便能机智砸缸救人。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神童,年仅十二岁便成为秦国相邦吕不韦的门下门客,并在秦国立下赫赫战功,最终被封为上卿。他就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——甘罗。
尽管史书上关于甘罗的记载较少,特别是他成为上卿后的事迹几乎无从查考,但这并不影响甘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直至今日,洞庭湖一带的许多民众仍然在供奉甘罗,祈求他的智慧和庇佑。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中,最为广为人知的便是“公鸡下蛋”的传奇。
事情发生在秦昭襄王头痛病重之时。当时,秦王听信江湖术士的话,说公鸡能下蛋,用其蛋做药引可以治病。甘罗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忧心忡忡,但甘罗却没有惊慌失措,而是表示这并非难事。当时,他年纪尚轻,但他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胆识,巧妙化解了这一困境。
展开剩余70%甘罗的聪明才智和勇气不仅体现在这个故事上。在他的家族中,祖父甘茂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,但由于政治风云变幻,甘茂在秦昭襄王即位后逐渐被排挤,最后不得不逃亡齐国。而甘罗则凭借他的才智和胆略,通过一场巧妙的辩论,不仅解救了父亲,还为整个家族争取了荣誉。
除了“公鸡下蛋”这一事迹,甘罗在年轻时便被拜为秦国相邦吕不韦的门下门客。吕不韦当时权倾朝野,掌控着国家的政治命脉。甘罗第一次见到吕不韦时,不畏强权,机智过人,凭借辩才和胆识成功进入吕不韦的门下。即使吕不韦的门下已经有了许多门客,甘罗凭借自己的才华最终获得了吕不韦的赏识,成为了少庶子。
成为吕不韦家臣后的甘罗并未满足于“食君之禄”。有一次,吕不韦计划攻打赵国,但因为缺少合适的人选去燕国进行外交,甘罗主动请缨,提出自己可以说服张唐前往燕国。最终,甘罗成功地通过辩论和劝说,使得张唐改变了主意,按照吕不韦的计划前往燕国。此举不仅帮助秦国达成了战略目标,也为甘罗积累了声望。
甘罗的智慧和胆识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些事件上。年轻的他还曾经独自前往赵国,代表秦国进行外交活动。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赵国面临的困境,并提出了以城池交换燕国质子的方法,成功地化解了即将爆发的战争。在这一过程中,甘罗不仅展示了出色的外交才能,还让秦国在没有一兵一卒的情况下,夺取了十几座城池,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。
历史记载上,甘罗在为秦国打下赫赫战功后便逐渐消失,但他的才智与胆略却被后人传颂。史学家司马迁曾称甘罗为“战国之策士”,充分肯定了他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。甘罗的事迹,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,他不仅是一个战国时期的政治奇才,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历史人物。
发布于:天津市鑫耀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